竇娥堅決反對,她看透了張家父子的真面目,知道他們只是圖財圖色。蔡婆婆卻不聽勸,認為竇娥年輕守寡太可惜,應該再嫁人家。
就這樣,竇娥和蔡婆婆第一次產生了嚴重分歧。竇娥不願屈服,張驢兒惱怒不已,決定用更卑鄙的手段達到目的。
一場精心設計的謀殺
張驢兒見竇娥不從,決定鋌而走險。
他購買了毒藥,打算毒死蔡婆婆,然後嫁禍給竇娥。他的計劃很簡單:一旦竇娥被定罪,蔡家的財產就會落入他們父子之手。
那天,張驢兒趁竇娥不在家,將毒藥放入羊肉湯中,端給蔡婆婆。
天無絕人之路,蔡婆婆因為牙疼,沒有喝湯,而是躺下休息。張父回來後飢腸轆轆,見桌上有湯,二話不說就喝了下去。
毒發身亡的不是蔡婆婆,而是張父。張驢兒見父親死了,不但不悲痛,反而看到了更好的機會。他立刻去官府告狀,聲稱竇娥謀殺了他父親。
楚州知府是個昏庸無能的官員。
他不願深入調查,只想快速結案邀功。加上張驢兒行賄,知府直接將竇娥收監,用嚴刑逼供。
竇娥雖然無罪,但她擔心年邁的婆婆受到牽連,被迫認下了這個「莫須有」的罪名。
就這樣,竇娥被判處秋後處斬。她在獄中度過了最後的日子,沒有人為她申冤,沒有人相信她的清白。
唯一讓她感到些許安慰的是,蔡婆婆終於看清了張驢兒的真面目,常常來獄中看她,為當初的糊塗決定後悔不已。
三個毒誓
秋風蕭瑟,處決的日子到了。竇娥被押上刑場,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,她沒有恐懼,只有不甘。
在劊子手舉起屠刀前,竇娥提出了三個請求,她要以此明志,證明自己的清白。
第一,她請求將一條白練系在刑場的旗杆上。她說:"我若有罪,血濺於地;我若無罪,血不落地,而是會濺到白練上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