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起不僅將他引入自己的麾下,還特意安排他負責一些重要的軍事事務。
在白起的悉心指導下,王翦的軍事才能得到了飛速提升。
在戰國時期,戰爭已經不僅僅依靠單純的勇猛,而是更看重指揮官的戰略布局與謀略。
王翦深知這一點,因此他不像其他將領那樣只依賴硬碰硬的作戰,而是注重用兵之道。
他在攻趙、滅燕等戰役中的卓越表現,成了秦國統一六國過程中最關鍵的幾場勝利。
尤其在攻打趙國的長平之戰中,王翦以巧妙的離間計策,成功削弱了趙國名將李牧的指揮能力。
最終,王翦帶領秦軍一舉攻破趙國,為秦國的統一大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王翦的軍事才能不僅僅體現在戰場上的出奇制勝,更在於他對戰局的預判和對敵國的心理掌控。
在攻韓國時,他使用水淹之法,直接摧毀了韓國的防線。
水淹韓地不僅耗費了韓國大量的人力物力,還使得敵人無法有效反擊,最終導致韓國的滅亡。
王翦的智謀讓敵國如噩夢般恐懼,也讓秦國的國君嬴政倍感忌憚。
嬴政的野心愈發膨脹,而王翦作為國之重臣,其影響力與日俱增。
嬴政多次試圖拉攏王翦,卻始終不敢完全信任他。
王翦深知其中的微妙關係,因此表現得極為謹慎,在功高震主的局面下,他通過主動示弱,選擇低調隱退,避免了與白起一樣因功高而遭致殺身之禍。
分家避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