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望老人,也守望我們自己 高建勛出院那天,自己拄著拐杖辦完手續,回到空蕩的家。 窗簾拉開,春光照進來,陽台上的吊蘭還在慢慢長新芽。
一切如常,仿佛什麼都沒發生過。 這座城市裡,有成千上萬像他一樣的老人,獨自生活、獨自看病、獨自摔倒,也獨自站起來。
他們不是沒有子女,也不是無人問津,只是在時代加速轉動的縫隙中,他們成了最容易被遺忘的那一群人。
我們曾一度寄望於社會制度——養老院、居家服務、社區援助。
但這些仍遠遠跟不上人口老齡化的腳步,服務能力有限、資源分配不均、心理慰藉缺位,仍讓無數老人陷入「生活有人照料,靈魂無人回應」的孤獨。
真正的難題不是老人的摔倒,而是摔倒之後,沒有一雙手,及時伸出來。
當「養兒防老」失靈,社會保障未穩,一個人老去,變成了需要運氣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