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星划過盛唐:王勃用二十七年寫就的天才傳奇

2025-04-21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1/3
流星划過盛唐:王勃用二十七年寫就的天才傳奇

上元二年的贛江之上,一艘破舊的木船在風浪中劇烈搖晃。二十七歲的王勃死死抓著船舷,江水濺濕了他懷中那篇尚未完成的《滕王閣序》。三日前,他在宴席上揮毫寫下"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",震驚四座,可誰能想到,這驚世駭俗的文采竟成了絕唱?當巨浪吞沒木船的那一刻,大唐詩壇就此隕落了一顆最耀眼的流星,而他短暫卻璀璨的人生,早已在歷史長卷上刻下了永恆的印記。

一、神童書齋里的"開掛人生"

公元650年,絳州龍門的王家老宅,六歲的王勃正蹲在門檻上讀《漢書》。父親王福畤喚他吃飯,連叫三聲都沒回應,走近才發現孩子正皺著眉頭批註:"周亞夫軍細柳,治軍雖嚴,卻少變通。"父親又驚又喜,轉頭就把這事寫進了家信:"此子他日必成大器!"

九歲那年,王勃讀顏師古注的《漢書》,竟一口氣挑出二十多處錯誤,寫成《指瑕》十卷。長安城的學者們傳閱後,紛紛搖頭感嘆:"這哪裡是孩童,分明是行走的活字典!"十四歲時,他給右相劉祥道寫了封自薦信,信中縱論天下大勢,提出"貴農桑、務積穀"等治國策。劉祥道讀完拍案叫絕:"奇才!真是奇才!"很快,王勃就被舉薦參加科舉,

順利登第,成了朝廷最年輕的朝散郎。

二、長安街頭的"叛逆天才"

初入長安的王勃,就像個橫衝直撞的"文壇愣頭青"。其他文人寫詩講究含蓄委婉,他偏要寫《檄英王雞》這樣的戲謔文章,諷刺沛王與英王鬥雞取樂。文章傳到唐高宗手裡,皇帝氣得把奏章摔在地上:"此等歪才,留之何用!"王勃就這樣丟了官職,成了長安城的反面教材。

但這個"刺頭"根本不服氣。他跑到虢州當參軍,又因為藏匿罪犯後殺人滅口,差點丟了性命。出獄後,父親因他被貶交趾(今越南),王勃跪在父親面前痛哭:"是我連累了您!"可抹乾眼淚後,他又背起行囊踏上旅途——天才的叛逆與倔強,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。

三、滕王閣上的"驚世絕唱"

上元二年,王勃南下探望父親,途經洪州(今南昌)。恰逢新修的滕王閣落成,都督閻伯嶼大宴賓客,本想讓女婿寫序露臉。王勃也在受邀之列,他端起酒杯一飲而盡,對都督說:"不介意我試試吧?"

當王勃展開宣紙,全場瞬間安靜下來。他時而仰頭飲酒,時而奮筆疾書,寫下"物華天寶,龍光射牛斗之墟;人傑地靈,徐孺下陳蕃之榻"時,賓客們開始交頭接耳;寫到"老當益壯,寧移白首之心?窮且益堅,不墜青雲之志"時,閻伯嶼忍不住起身圍觀;直到"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"躍然紙上,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。都督連連感嘆:"此真天才,當垂不朽!"

四、光環背後的"致命缺陷"

然而,這位驚才絕艷的詩人,性格上卻有著致命缺陷。他恃才傲物,不懂得收斂鋒芒,在官場屢屢得罪人;行事衝動不計後果,藏匿罪犯又殺人的糊塗事,就是最好的證明。連他的好友都說:"子安(王勃字)之才,如寶劍出鞘,雖光芒萬丈,卻容易傷人傷己。"

在文學創作上,王勃也並非盡善盡美。他早期的駢文過於追求辭藻華麗,有些作品顯得堆砌雕琢。但不可否認的是,他的《滕王閣序》將駢文推向了新的高峰,那種宏大的格局、真摯的情感,至今無人超越。
1/3
下一頁
奚芝厚 • 27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42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8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1K次觀看
福寶寶 • 51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9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9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7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5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8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8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9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4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