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大禹之後,其子啟繼承了父位,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王朝——夏朝。
考古學家在長江流域發現的大量水利工程遺址,年代恰好與傳說中大禹治水的時期吻合。
這些水利設施設計合理,工程浩大,反映出當時已經掌握了相當高水平的水利技術。有學者認為,這可能就是大禹治水的歷史遺存。
大禹的故事融合了神話色彩和歷史事實。
即使去除神話成分,我們仍能看到一個傑出的部落領袖,通過有效的水利工程管理,解決了黃河流域的洪水問題,並因此獲得廣泛支持,最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。
填補歷史空白
西漢時期,司馬遷編撰《史記》,距離夏朝末期已有約1400年。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跨度下,司馬遷如何確認夏朝歷史的真實性?
司馬遷面臨的資料局限是顯而易見的。他能接觸到的關於夏朝的文獻資料極為有限,大多是口耳相傳、經過多次加工的傳說。
在《史記·夏本紀》中,司馬遷自己也承認:"余聞黃帝以來,罔羅天下,興利除弊,五帝之德,猶蜜糖也",表明他對上古史記載的謹慎態度。